首页    教育    房产    旅游    娱乐    企讯    财经    科技    健康    汽车    体育    时尚    消费
首页 > 健康 > 正文

破解"医养结合"落地难需打组合拳

2019-05-08 17:26:57    来源:    作者:    
 
 
爱分享
 
 
 
  破解“医养结合”落地难需打组合拳

  患病、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多年把医院当成“家”,已成为一件屡见不鲜的事。事实上,这些老人虽然让无法照顾自己的家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脱”,但带来的是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急需入院的危重病人,因没有床位而得不到及时救治。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仅失能、半失能老人就超过4000万,他们的养护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减轻此类老人的家庭照料和经济负担,维护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尊严,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科技日报记者近日来到常州市天宁区的常州玖恒爱心养护院,住在这里的几位老人告诉记者,过去,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自从去年住到这家“医养结合”的养护院后,自己不用再担心患了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子女也可安心工作,不用经常往返单位、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

  城市老龄化加速,倒逼健康养老服务改革

  “当前,我国由于城市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由于一些老年病的高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因此,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建设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医养结合’的养护院,能够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多年关注和研究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洪宵说。

  记者了解到,早前,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至今已确定了近百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去年11月,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为了加快推广实施“医养结合”新模式,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尤其是针对试点单位中现存的问题,碰到的困难,要求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由相关部门集体办公、并联审批,不能再让市场主体跑来跑去。

  同时,还要求地方做到强化支持政策落实,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要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部门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农村和社区医养结合,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亟待解决人才缺口

  记者了解到,“医养结合”已成为养老服务最核心内容,最基础的服务模式。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鼓励下,一些社会资本开始进入养老事业。常州玖恒爱心养护院,就是由民营企业投资2800多万元建成的,内设护理院和颐养中心。在现有的350张床位中,其中医保使用床位数有50张。“我们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文件规定,引进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让一些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在这里得到有效的治疗、康复和看护。”常州玖恒养老护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建新说,同时,我们着力营造家庭式的生活环境,方便老人学习、交流、娱乐,以及生日聚餐和节日会客,提供24小时全天候爱心服务。

  然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类似玖恒护理院的民营“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无论是从医疗设施条件来看,还是从服务能力来说,差别很大。特别是由于创办标准过高,医护人才严重缺乏等,致使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床位入住率较低,医疗服务机构层次参差不齐,发展举步维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对创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规定,可以说,“门槛”很高。如开设50张床位以上的,必须拥有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护士12人以上。这些“硬指标”达不到,根本拿不到地方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批文。

  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教学部主任谢斌教授的话来说,“现在,高层次专业医护人才,别说这些民营‘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难以招到,就连一些私立医院和从事培养医护人才的教育单位也很难引进。”谢斌告诉记者,几年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关注大健康产业发展。为了满足未来大健康产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在调整专业中,专门设立三年制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当前,亟待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才的严重不足问题。

  多措并举破难题,提供全面系统专业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医养结合”,不但要体现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同样要做到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决不能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突出问题导向,重点从政策、人才等方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目前,送到我们‘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老人,并不是危重病人,绝大多数是长期患有慢性病,或者失能、半失能,家里难以照顾的老人。假如说,完全按照乡镇医院以上要求配置,‘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压力’,确实非常之大。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更合情合理的标准和管理机制。”沈建新说。

  洪宵建议,“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是一个新生事物。要通过深化产学研结合,来共同培养医护人才,解决医护人才不足、医护人才素质偏低等现实问题。同时,要善于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医疗与服务能力,实现运营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精准化,推进医养结合走向高质量发展轨道。(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篇:给血管"添堵"的真是"垃圾"吗
下一篇:眼妆虽美 小心伤眼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山东买钢乐与山东鲁新国合成功签署战略合作!
山东买钢乐与山东鲁新
高举“可靠”大旗,科技创新引领,宇通重卡全系新品重磅上市!
高举“可靠”大旗,科
COLMO双洗站全球首发·济南站  以新形态、新物种开启未来人居无限想象
COLMO双洗站全球首发·
Payoneer派安盈助力山东企业出海 暨2023首届亚马逊山东卖家峰会圆满成功
Payoneer派安盈助力山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今日山东网 sdwa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