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房产    旅游    娱乐    企讯    财经    科技    健康    汽车    体育    时尚    消费
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 正文

跨越千里的邀约 丝路明珠卓尼来到潍坊

2019-04-22 12:51:55    来源:    作者:    
 
 
爱分享
 
 
 

  “窝窝帽,珊瑚班玛(珊瑚珠子),阿珑(葫芦形头饰),绑扎在辫子上的一整串银钱、云锦腰带,银手镯......”——有藏族古代服饰“活化石”之称的“三格毛”民族服饰在潍坊亮相,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2019年4月20日卓尼县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在潍坊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期间举行,这颗丝路明珠再次受到世人瞩目。

  开幕式上卓尼的帅哥美女带来《藏王鼓舞》

  藏族歌手在演唱卓尼民歌

  卓尼旅游形象大使王秀明推介卓尼旅游资源

  卓尼县被誉为“藏王故里、洮砚之乡”,它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过渡带,曾是历史上茶马古道必经之地,也是历史上繁盛如画的甘青重镇。

  地处“汉藏走廊”边缘的卓尼,也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历史文化大观园。“莎木—巴郎鼓舞”是苯教文化的历史艺术再现,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有名的“三格毛”服饰,是全藏区保留最完整的藏族古代服饰礼仪的“活化石”,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2010年,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格毛”服饰既与人们所处的森林、草原、草甸、雪山、农田等自然环境相关,也是对农耕和游牧生产方式的适应,服饰文化中蕴含着对佛的虔诚和对神的敬畏,这可以从服饰的质地、款式、色彩、饰纹和附属饰品等方面反映出来。

  在推介会现场,来自卓尼的舞蹈艺术家们跳起了充满藏族风情的巴郎鼓舞;工作人员身着“三格毛”服饰,为来宾献上洁白的哈达。这份来自人间“香巴拉”的问候和邀约诚挚又热烈。

  卓尼被称之为“遗落在人间的香巴拉”。卓尼的旅游资源融山、水、林、草于一体,兼惊、险、奇、秀之特征,以“四沟”、“两峡”“两点”为代表,以其多样性、原始性、神秘性著称。大峪沟山雄石奇、水丽林秀,车巴沟风光旖旎、风情浓郁,康多峡壁立千仞、飞瀑如练,九甸峡高峡平湖、巨石相叠。可以说,卓尼是高原的明珠,藏乡的桃源。

  卓尼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卓尼16座藏传佛教寺院中,以禅定寺最为著名,它的建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卓尼“兄为土司,弟为僧纲”的土司制度,使禅定寺成为了当时卓尼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在禅定寺创办了藏经刻印院,所刊印的卓尼版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品位之高,更是将卓尼推向了当时的日本、美利坚、英吉利等国外东方学和藏学的学术论坛,从此,禅定寺名扬天下,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和向往。2012年禅定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卓尼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是“中国洮砚之乡”。洮砚以其石色碧绿、质坚而细、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贮(zhu)墨久而不干涸(he)的特点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书法大师黄庭坚称赞:洮河绿石含风漪(yi),能淬(cui)笔锋利如锥。卓尼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在推介会现场,卓尼向山东的父老乡亲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各位带着亲朋好友相约卓尼,相约香巴拉!我们在卓尼等着你!”

  卓尼,是藏语,源于佛教传说"两棵松树枝"。她位于甘肃省南部,东与定西市为邻,西与四川省若尔盖市睦邻,北与临夏州接壤;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的交错地带。在5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广阔的林地、草场、河流、峡谷,糅合出一片淳朴清新的自然世界。如今它被世界遗忘,守着千年来未曾减色一分的美;她是遗落在人间的香巴拉!你可能去过一万次甘南,但也未必听说过卓尼,今天就带你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1.西方人眼中的卓尼——“遗落人间的香巴拉”

  早在1925年,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人类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就曾到过这里。他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用46个页码、49幅图片的篇幅对卓尼土司杨积庆管辖的禅定寺,卓尼版《大藏经》以及卓尼的民俗风情和优美风光进行了全面描述和介绍。一时之间,卓尼惊艳全世界。这些文字也启发了从未到达中国的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虚构的秘境香格里拉成了西方的世外桃园意象,而这皆源于卓尼这片土地。卓尼因此被世界知晓,被西方世界誉为这“东方小瑞士”、“人间天堂”、“遗落在人间的香巴拉”。

  2.藏乡桃源——大峪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峪沟森林生态旅游区位于甘肃省卓尼县木耳乡大峪沟,距县城30公里,总面积105214.6公顷。大峪沟泉流纵横,汇集成四季丰沛的大峪河。河流曲折有致,澄碧甘甜,全长81公里,流域处处可见鱼翔浅底,麝鹿啜饮,妙趣横生,自然天成。景区内生物垂直分布差异大,迭山雪线以上为裸岩,以下依次为高山草场、原始森林、低山草甸、灌木、农作物等。大峪沟共有9条支沟,依次为桑布沟、阿角小沟、阿角大沟、燕麦沟、扎崖它沟、巴什沟、涅座沟等,分布大峪沟东南,仿佛一把遗落人间的巨形扇子,扇面浓墨重彩,描绘出无数奇山异水。

  3. 安多古刹禅定寺

  卓尼,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卓尼16座藏传佛教寺院中,以禅定寺最为著名,它的建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卓尼“兄为土司,弟为僧纲”的土司制度,使禅定寺成为了当时卓尼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在禅定寺创办了藏经刻印院,所刊印的卓尼版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品位之高,更是将卓尼推向了当时的日本、美利坚、英吉利等国外东方学和藏学的学术论坛,从此,禅定寺名扬天下,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和向往。2012年禅定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隐秘桃源的百年藏寨——尼巴

  “尼巴”为藏语译音,意为“阳坡”。这是一座依山而筑、临水而居,藏族文化极其浓郁的村寨。鳞次栉比的藏族民居独具民族特色,风格迥异,保存完整,其规模和气势颇为壮观。尼巴藏寨最远的历史据说可追溯至两三百年前,当地牧民由当时的戍边将士定居演变而来。凝聚了百年风尘的藏寨依阳山而筑,对面阴山上松树四季葱茏,清澈的车巴河穿村而过,田园风光甚是美丽。是甘南藏区至今仍保留着原生态生活及生产方式的最大纯牧业村,也是甘南州唯一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5. 藏区民间艺术瑰宝——巴朗鼓舞

  莎目舞,又叫巴郎鼓舞,是一种古老的藏族民间歌舞,在卓尼境内流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曼拉”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当地老百姓都要在开阔的场地上集体表演一种祈祷平安吉祥和五谷丰收的舞蹈,舞者手里拿着一个形似“巴郎鼓”的双面羊皮鼓道具,随着沉稳劲健的舞步不断揺击,并循着节奏高声齐唱。舞蹈节奏紧凑,动作干净有力,歌词含蓄古朴,曲调内容丰富。咚咚的鼓声、劲健的舞步、优美的歌声,给卓尼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吉祥。

  6.藏区古代服饰的活化石——三格毛服饰

  服饰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民族传承性。卓尼有一种服饰,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这就是卓尼的“三格毛”服饰! "觉乃"藏族妇女们的头发辫成三根粗大的辫子,发辫上通常佩挂一串圆形钱币状银制品,其上刻着十二生肖像或藏八宝图案,不但有装饰的作用,还有护身符的意义。佩戴半圆形银柄上坠有宝石,附物成塔形,由多层宝石叠成的耳环,制作极为精巧美观,优雅奇特。身着大襟两边开叉的鲜蓝、鲜红或鲜绿色长衫,外罩对比色彩强烈的镶锦边的短夹。腰系锦绣宽腰带,下身着红色裤子,脚穿绣花鞋。“三格毛”服饰既与人们所处的森林、草原、草甸、雪山、农田等自然环境相关,也是对农耕和游牧生产方式的适应,服饰文化中蕴含着对佛的虔诚和对神的敬畏,在2010年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尼洮砚

  卓尼是洮砚的故乡,在洮河文化的发展史上,一直在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质坚而细、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贮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北宋著名鉴古家赵希鹄著的《洞天清禄集》中这样称赞洮砚:“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宝”。卓尼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1995年,洮砚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雕刻)之乡”,2008年,洮砚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唐宋以来延续不断的洮砚文化再一次焕发了新春。

  奇峰峡谷、高山草甸、飞瀑流泉,蓝天白云,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土司文化,藏传佛教,神秘的历史文化;“三格毛儿”服饰,“莎木—巴朗鼓舞”,浓郁的民族风情,听到这里,你有没有心动呢?这个盛夏光年,一起来相约甘南香巴拉,体验觉乃民俗风情,徜徉桃源秘境。

 
 
 
上一篇:五一高铁游短途出境游受青睐
下一篇:蒙山旅游度假区举行蒙山·中国华服日活动暨临沂蒙山首届汉服文化节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山东买钢乐与山东鲁新国合成功签署战略合作!
山东买钢乐与山东鲁新
高举“可靠”大旗,科技创新引领,宇通重卡全系新品重磅上市!
高举“可靠”大旗,科
COLMO双洗站全球首发·济南站  以新形态、新物种开启未来人居无限想象
COLMO双洗站全球首发·
Payoneer派安盈助力山东企业出海 暨2023首届亚马逊山东卖家峰会圆满成功
Payoneer派安盈助力山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今日山东网 sdwa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