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睡眠指数》,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达到了38.2%,也就是说,超过3亿国人出现了睡眠障碍。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90后的睡眠问题甚至比老年人更严重,有84%的90后受到各种各样的睡眠困扰,四分之三的90后在晚上11点后入睡,凌晨1点入睡者则有三分之一。
睡眠障碍对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也让消费者白天困倦不堪,影响工作和学习。正因如此,眼罩、耳塞等睡眠辅助用具近几年销量猛增。以耳塞为例,在某电商平台上,耳塞销量近六年增长了451%,七成购买者为女性消费者。毕竟,很多女性消费者,对于夜间丈夫的呼噜声有难言之困。
事实上,耳塞和眼罩等睡眠辅助用具,都属于薄利多销的小型日用商品,市场规模终归有限。毕竟,耳塞和眼罩等并非一次性用品,采购一次费用不高,且可以反复使用。而广义的睡眠市场,不仅有睡眠辅助工具,还有睡眠评估工具、治疗工具等,涵盖了书籍、音像制品、饮料、床上用品、数码产品等一系列商品,利润率相对更高。而这些商品,在我国尚处于初创阶段,市场消费潜力虽有,但产业链并未形成。
而在发达国家,围绕睡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相关技术和消费市场也比较成熟。
以美国为例,睡眠数据收集与分析,成为其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数据越多,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也就越高。通过睡眠数据收集和分析,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符合自己所需的睡眠干预产品。当然,这样的产业模式,对技术要求较高。
而在日本,睡眠市场多以日常用品为主,比如可以自动调节亮度的灯具、可以在睡眠中自动调节室温的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基于手机APP,通过感知消费者身体动作,判断睡眠程度之后,通过物联网进行调节。另外,睡眠舒适度更佳的床上用品,如被单、枕头、枕套等也受到市场环境。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的睡眠市场也大有可为。除却各类日用品、大数据APP、物联网技术等,一些根治睡眠障碍的治疗方式也有市场空间,比如治疗困扰女性睡眠的配偶打鼾等。换言之,从睡眠数据监测、睡眠质量干预到辅助睡眠,睡眠产业有着自己特殊的产业链体系,并且和整个大健康产业密不可分。正因如此,其产业链的形成,需要相应的技术革新。
不过,这些新生的睡眠产品一旦在市场上普及,其模式不同于旧有的眼罩、耳塞等辅助工具。由于睡眠质量评估和治疗都相对复杂,每个人的睡眠状况和应对失眠方式因人而异,所以在形成睡眠评估工具和治疗工具的消费市场过程中,不排除可能出现鱼龙混杂的“蹭概念”产品。对于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产品,市场监管部门也当有所作为。(环球网) |
|
|
|
上一篇:糖尿病足小细节大讲究 如何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
下一篇:近视率高达53% 儿童青少年近视需“急刹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