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捕捉零工经济脉搏,灵零团队历时一年开展田野调查,足迹遍布威海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烟台徐师傅网约车司机之家、临沂直播电商基地等12处灵活就业密集区。调研专班采取"车间访谈+云端问卷"双轨模式,有效问卷共包括面向高职灵工的青年人群的问卷:2037 份;面向雇主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问卷:523 份; 面向政策制定者和政府部门的问卷:402 份。

在临沂送外卖的00后高职毕业生小徐向调研组坦言:"站点正式工有保险有合同,我们这些临时众包,虽然单价高点,但工伤都得自己扛。类似困境在临沂国际物流园尤为突出,灵零团队调研组连续7天凌晨3点蹲守发现,200余名货运分拣员中83%未签订书面协议,日均工作时长超14小时却无法纳入工伤保险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威海职业学院内的产教融合试验取得突破。调研组走访时,32名机械专业学生正通过"共享技工"平台承接当地企业的图纸绘制订单,项目完成量可折算为实训学分。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首年平均薪资达到传统制造业岗位的1.6倍,为破解技能错配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调研组已建立包含437个零工岗位技能图谱的数据库,正联合威海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发动态课程体系。随着秋季招聘季临近,首批"零工技能认证中心"将在威海等地挂牌运营,预计为3.8万灵活就业者提供职业技能锚点。署名:灵零团队 |